古筝大师高自成高自成,出生于1918年,山东郓地东五里高庄人,是我国山东筝派著名演奏家、教育家。
9 Q& e) j9 r% F高自成少年时期习筝学艺的经历异常坎坷。八岁时承本家叔父学唱山东琴书,13岁师从郓城地区著名艺人张为沼学弹筝。早先民间乐器的传授方式大多为师傅(艺人)言传身教,口对口,手把手,一字字背唱,一句句弹记下来。他凭借谦虚实诚的求知欲望,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很快学会了当地的琴书曲牌筝曲,也使得他在学筝的路途中得益于更多的人,其中较为有名的有民间艺人张为台和黄怀德。高自成从中吸取他们的特色长处,张为台富有特色的颤音,黄怀德干净、洪亮、富有气势的演奏都深深地印入他的心底。在与张念胜、黎连俊学筝的过程中,从他们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山东筝流派的历史传人黎邦荣的右手大指小关节很灵活的弹奏技巧给高自成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以后他大拇指快速劈托的技法创造打下了伏笔。
# I' H9 v }4 Q. L/ m* L2 N& P, [ 1955年,高自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参军入伍到总政文工团,这一时期使他有更多的机会从事演出创作活动。赴中南海怀仁堂、上天安门城楼为中央首长一次次的演出,受到周总理及外宾的赞赏鼓励,使他的演奏技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他还参与了中央音乐艺术学院的筝专业教学工作,这使他第一次将自己的技艺传授于音乐艺术院校的学生,并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了山东筝曲的整理和改编工作。这一时期他收集、整理、创编了有代表性的筝曲《高山流水》、《风翔歌》、《天下同变奏》。这是高自成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从艺术实践—演奏—教学—编创中走上了新的艺术道路,50年代的筝界就出了成果。
9 q6 ?- R; o. ~/ T; m6 N2 M 1957年,高自成来西安音专(现西安音乐学院)任教,为大西北普及提高古筝艺术水平,为培养一批有一定艺术修养的、有高超演奏技术的青年筝手而辛勤耕作。他一干就是25年,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西安音乐学院的古筝专业教学工作,共教出学生200多名,遍及全国各地的八所音乐院校和六十多个专业文艺团体。在他执教期间,曾任筝专业讲师、副教授、教授,任陕西筝学会名誉会长、会长,并于1986年、1991年、1996年三次参加全国古筝学术交流会,多次出访日本、香港、台湾等地。高自成言传身教,学风严谨,使得学生们的演奏风格,左手的揉、颤、按、滑技术统一。他早年教授的学生,几十年后聚集在一起演奏,指法、音韵、风格仍旧是那么完善统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印入到每个学生心中。
; ?0 y2 `( u2 e. ~
1961年,全国第一次古筝教材会议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筝家学者云集西安,有广东音专的罗九香、苏文贤,东北音专的赵玉斋、曹正,四川音院的曹东扶,上海音院的王巽之,河南艺术学院的王省吾,西安音乐学院的高自成,会议上大家研制教学大纲,交流弹筝技艺。高自成以诚待人,与各地筝家同台演出,相互学习,与其他院校交流了他编创的《山东筝曲集》(油印本),并为学校录制了筝家前辈们的珍贵音响资料,保留至今。
- W; f( w. b( E7 a7 N6 w2 r 高自成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潜心钻研,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收集山东筝曲132首,并于1986年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曲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筝老八板合奏套曲;第二部分是鲁筝琴书曲版;第三部分鲁筝古曲是山东筝曲的精华,如实地选录了王殿玉、张为沼、高族贤、张念胜等人的传谱;第四部分是鲁豫大板套曲;第五部分是高自成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分、改编的筝曲。其中《高山流水》、《风翔歌变奏》等曲编于50年代初;《琴书曲牌联奏》、《降香牌》、《秋声》等曲均是以山东琴书曲牌、唱牌为素材编写的;《古曲联奏》则是根据工尺谱并在保持山东传统筝曲风格的基础上译编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为子孙后代了解山东筝曲、掌握风格、学习高自成独特的演奏技艺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0 r: }2 n5 O. R% ^9 ^6 s. [, |5 R
高自成在编创《山东筝曲集》的态度上是本着诚实、谦虚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乐曲解释,特别是他编创的筝曲也能凭心作出公正的解说,也反映他在编创过程中持有的严谨、扎实、细致的治学态度,并且出自一位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老先生之手,实在让人为之敬佩。
, Y' t9 v9 Y l8 | 几十年的教学、演出实践,弹指一挥间便过去了,但高自成为我们大家,为筝界朋友,为一大批喜爱他的演奏风格的广大听众留下了不少音响资料。其中最为完整的是1981年山东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为他录制的音乐专题节目《高雅、细腻、自成一格》中的介绍。解说词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为我国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成绩和贡献,虽然年过花甲,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愈加深沉成熟,他的演奏,具有古朴、清新、秀美的风格。于平淡中蕴含着深邃的意境,于恬静中深埋着丰富的感情,淡雅、含蓄、韵味无穷”。
9 b3 D9 n; |+ @* h: J# H 高自成对筝艺的执着追求,贯穿了他整个的艺术生涯。年轻时求知、谦和的作风,使得他能广泛对山东琴书、筝大板套曲的掌握,继而在学习传统演奏中又有自己的独到的二次创造。演奏《高山流水》时,他扎实的勾托技艺,真是干净利落,活泼流畅,让人领悟到刚健雄浑的力量。中段大指快速劈托,奏出了一连串16分音,显得那样的玲珑剔透;第三段运用中指加花的双勾配之左手吟按,老到成熟,其声如浪击石,激起一层层闪亮的水花。他演奏的《汉宫秋月》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左手功底。按、颤、吟、揉与右手精细配合,淡雅声中求委婉,含蓄情中听凄凉,一位活生生封建宫廷中宫女对月伤情的形象真真切切地刻画出来。他分、改编演奏的《风翔歌变奏》,是依照山东琴书变奏曲《风翔歌》改编成功的。开头、结尾都首次在筝上采用古琴泛音奏法,都可以看到他在编创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新手法的意图。
. ~. |0 b, x% u+ c8 |7 m2 o' f, ]
筝界前辈曹东扶在一次听完高自成的演奏之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说:“你真是文武双全,快慢曲都行,右手大、中、食指配合密切,有力度,左手的揉、颤、按很有特色,尤其是《汉宫秋月》中的颤音细赋,配合颇好。”王殿玉听了他的演奏之后称赞他弹得很有功夫。天津音院的师生们听了他的演奏,称他的风格是优美、委婉而清晰。
' E' y/ y2 G5 {! x
五、六十年代的筝曲,多以民间传统乐曲为主,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及基本的弹奏方式,各地区间不尽相同。高自成积几十年的演奏实践,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特色,其运指方法非常自然、松快,大指力度好,声音亮脆;食指抹、挑灵巧;中指弹弦运力自然,出音浑厚。大拇指快速连续的劈托,似带点子的摇指感觉,是他演奏技巧的一大特色。自如的先劈后托,并且保持音与音之间持久均匀,音色干净,音质清亮,是他技艺中的绝活。他左手无论是揉、吟、颤、滑都突出了一个“细”字,把山东筝曲独有的风格神韵,在左手技巧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 \% k1 ]) W/ x9 l, V( i M- B 高自成在艺术实践演出中,无论是什么场合,为中央首长,还是为普通百姓,都是认真细致地做演出前的准备,一丝不苟。他语言少,不善言语,但他把自己对艺术、对事业、对朋友、对学生、对所有听他演奏的听众们的感情全部投入到他的乐曲意境中。他为人们带来美好而富有乡土气息的筝乐,又让人们欣赏、品味、理解他一世为人正直朴实的心怀。
) e0 V/ }/ K$ F. f7 E7 c( z
山东筝做为北方的一大流派,高自成被筝界称之为“齐鲁筝家”,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之一。他的演奏艺术与教学相结合,在陕西这片沃土上得以开花结果,对于陕西秦筝流派的建立,起到了最初奠基人的作用。50年代西安音乐学院筝学科的开设,打破了陕西及至大西北没有筝专业课的局面。
8 ~ N9 z- n0 S {4 G4 _
高自成在他25年的执教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学习传统筝乐的教方式:即以示范演奏为主,让学生从听、看、模仿、带着弹,一字字、一句句的教授方式,启发、诱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教授地方风格特色传统筝曲的良好方式之一,也是教授传统筝曲应予以重视的主要经验。
1 [1 r! s3 Y+ T
在山东传统筝曲的演奏上,高自成左手的技术技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弹奏技巧,如大指虎口发力,有机地带动小关节连续劈托,发音清脆而响亮。这一技巧,正适合山东筝曲的旋律特征,演奏起来特别顺,这种方法,使之凡跟他学过琴的学生都从中有所收益。
# O6 I4 X9 i9 {1 F* l 南方筝重弹,北方筝重声韵,而高自成在演奏山东筝曲尤为突出的是左手的按、颤、滑、吟技艺,按出风格,颤出情感,吟出神韵,滑音情深。这四种技巧的配合,形成了他“自成一格”的细赋特色。跟他学习的学生,弹曲自始至终,融风格与情感为一体,形成了坚固的演奏传承教学过程中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
: V) h0 P( Q6 c2 O6 Y q
高自成的演奏艺术,是他几十年心血的结晶,做为一个学生,一名晚辈,都应从他演奏艺术上、手法上得以很好的学习继承。了解山东流派,了解一位先生,深深体会良师的艺术造诣与品德,这也是要经过好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才会慢慢悟同其中的道理。高自成的艺术成就,在筝界、在广大的筝友同仁的心目中,永葆其青春,且不断开花结果。
上一篇 下一篇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