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畅,青年古筝演奏家。2007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金奖,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viva-girls 雅乐团古筝首席。
2000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6年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本科,2010年保送研究生。
六岁习筝,启蒙于尹长平老师;1996年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周望教授至今。
苏畅曾在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参加独奏、协奏演出,并与德国Young Euro classic室内乐团、美国洛杉矶联合交响乐团、美国洛杉矶青年交响乐团,美国Youtube交响乐团合作。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美国UN 联合国、洛杉矶圣盖博、多伦多音乐厅等地演出,备受好评。2010年12月,受邀于世界著名新世纪音乐大师喜多郎Kitaro,参加在旧金山的专场演出。2011年获得youtube交响乐团独奏家比赛,获得独奏奖桂冠。
曾先后应邀与国内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中央歌剧院、昆明交响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江西卫视、辽宁卫视、山东卫视、东方卫视等电视台以及香港电台,洛杉矶1300电台等录制并播放苏畅演奏的曲目。
她还为《古筝速成演奏法》、《古筝基础教程》等多部教学光盘作示范演奏。此外,《musical乐器》杂志、《Cultural Exchange 》 中外文化英文杂志、音乐周报,中国音乐报等对苏畅进行过专访及报道。并荣登2008年(七月)《musical乐器》杂志的封面人物。她的专辑《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年--中山装》于2010年在美国发行。
曾获得的奖项:
2002年“龙音杯”国际大赛古筝少年专业组金奖
2002年中国第一届民族乐器独奏比赛少年专业组金奖
2002年中国青少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金奖
2005年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文华杯”古筝青年组银奖
2007年中国“金钟杯”第六届古筝比赛银奖
2007年全国CCTV电视大赛金奖
2007年获得政府颁发的“国家奖学金”
2008年文华杯器乐比赛A组银奖
2008年获得全额专业优秀奖学金
2009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
华音:当今的民族器乐比赛种类众多,如知名的“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全国青少年艺术大赛”、“ 文华艺术院校奖—民族器乐比赛”等,您赞成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么?
苏畅:不赞成,比赛的结果不能说明一切。比赛的形式就我看来,它只是一种平台,可以让更多的观众、音乐爱好者通过这样的方式去认识你、关注你、了解你的演奏风格以及舞台上的表现力等等。但我认为,如果你是一名出色演奏家,你的真正实力与舞台魅力绝不单单依靠比赛去彰显的。比赛也许只会客观地反应其中一点或几点,而一名出色演奏家的演奏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是要通过演出或平日的艺术实践,等很多渠道来完整而全面地展现的。如果只是通过比赛的形式去认定或者否定,这未免太片面了。
华音:您参加过的众多比赛奖项中,哪个比赛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您从此次比赛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您觉得这次比赛在您的艺术旅程上富有何种意义呢?
苏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07年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这次大奖赛的半决赛与决赛是采取音乐频道与综艺频道并机直播的方式进行的。借助央视传播平台的影响力,不管是对于从事专业音乐的工作者、教师,还是广大的国乐爱好者们都会去关注比赛的进程,这次比赛的影响力很大。央视成功地举办这样大规模的国乐赛事,客观地推动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普及与发展;整体地体现出当代民族音乐的发展水平;吸引了更多的听众去认识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甚至由此学习民族乐器;更可以让世界通过这个频道去关视、倾听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美妙乐音。这次大奖赛,我荣获了古筝组的金奖,这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更让我欣喜的是,大奖赛结束之后,呈现出了很多后续的“跟踪效应”,媒体开始着力地去宣传,国乐爱好者们在网络上转载比赛的实况录像,也使我获得了很多演出交流的机会。参加这次大奖赛,从自身而言,在现场直播这样的舞台环境中锻炼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发掘了自己并不知道的潜能,同时也客观地反应出自己当前的专业水平,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专业学习上着重去解决这些问题所在,促使自己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这次CCTV民族器乐大奖赛是我前进的基石,在我的艺术旅程中画上了一个叹号。也是从本次比赛之后,更加让我坚定了向世界范围传播国乐、传播东方文化的艺术目标,使我有了更强的民族文化使命感。在此,我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精彩!
最近我参加的一个比赛,它的形式非常特别,是通过上传演奏视频的方式参加比赛,并且进行世界范围的选拔,获胜者会受邀到悉尼歌剧院与Youtube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在临近比赛截至日期仅仅剩下两天的时候,我得知到这个消息,便紧锣密鼓地准备,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但出乎意料的是,我赢得了独奏演奏的资格。当亚洲区的负责人打电话通知我的时候,我兴奋极了,因为悉尼歌剧院是我梦想的艺术舞台。此次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我更加兴奋的是,悉尼的观众很热衷于古筝这件古老的中国乐器,虽然在整场演出,我只演奏一个短小的片段,不过,这次的经历非常珍贵,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种前卫的、跨界的艺术交流演出。
